本月初,江苏林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与东南大学合作引进一名博士后,主要负责林洋电子博士后科研项目“基于SiC半导体器件的高频高效光伏逆变器”。据了解,目前我市已有林洋电子、神通阀门两家企业建立了“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”。
近年来,市人社部门通过构建各类载体和举办各种活动,挖掘和发挥“柔性引才”的独特效用。推出了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社会实践工程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工程、外国智力引进工程等多个引才工程,全市促就业平台从无到有,从少到多,已成为启东经济社会发展强有力的助推器。
针对我市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增多,企业对高新技术人才需求量逐年增长的现状,我市与清华大学实践基地展开合作,十年来,清华共选派了180名博士研究生到我市90个单位开展社会实践和科技服务活动。2012年,清华大学启东实践基地获得“突出贡献奖”和“十年贡献奖”两个奖项。拥有丰富理论知识的清华学生为我市企业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,受到了企业的欢迎,每年都有一大批企业竞相向人事部门申报。2013年,共有16名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在我市江苏林洋电子、南通三信塑胶、吕四港镇人民政府等10家企事业单位进行暑期实践活动。
我市还全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工程,以进一步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,拓宽企业选才用才渠道,帮助毕业生提高专业素质和就业能力,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。去年江苏林洋电子、江苏神通阀门、苏州肯德基等10个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共接收180名大学生就业见习。同时,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,设立创业扶助资金,发放小额贴息贷款,提供“一条龙、一站式”服务,有150余名毕业生实现了自主创业。
去年11月,法国植物学专家富尔内·阿兰来到南阳镇南通禾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,传授盐碱地适宜种植的农作物品种等知识。富尔内·阿兰是市人社局2013年招才引智工程引进的第13位外国专家。我市自2001年启动引智工程以来,先后有200多名外国专家来启进行技术指导。外国专家带来的先进技术和理念,受到了广泛欢迎。2013年,市人社部门制定了《启东市引进国外智力计划和经费管理办法》,进一步完善引智工作相关流程。去年引智项目申报19个,批准13个,已执行完毕12个。其中,国家级引智项目达8个,占南通比例达50%;省级项目5个,占南通比例的20%,继续领跑南通各县市。 |